返回首页

徽州芒种习俗〈云南芒种习俗有哪些〉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8-07 16:31 点击:208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云南芒种习俗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云南芒种习俗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徽州芒种习俗?

今天,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芒种。“芒”指的是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而“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

芒种节气名称的字面含义与其对物候特征的总结,一直传承到了今天。《周礼》曾提到过芒种:“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意为泽草丛生的地方可种庄稼。《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曾有:“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芒种节气至今仍是民间田地播种、下地采收最繁忙的时期,这与芒种的季节与气候特征分不开。

节气小常识:芒种习俗知多少?

芒种的到来标志着一年仲夏的开始。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并且季节分为“孟、仲、季”三个阶段,而芒种正好处于仲夏的开端。这从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就可以看出。在芒种节气,螳螂在前一年深秋产的卵会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鸣叫。

仲夏时期的气候复杂多变。不仅高温天气频发,湿度大且多闷热,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高温天气的可能。而且芒种的到来意味着一些地区将迎来丰沛的雨量,多地会进入梅雨季。芒种时期若遇到大风、冰雹等天气,会导致小麦等作物无法及时收割、储藏,进而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在芒种时期,与节气相关的娱乐活动较少,人们都在忙着收庄稼。农谚:“芒种忙,麦上场。”便是对芒种时的农事活动的朴实描述,我国南北方民间也形成了与之有关的各类农事习俗。

芒种的芒种民俗?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九个节气,在每年的6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75°时就是芒种。

芒种时节,人们有许多与农民生活相关的民俗活动。

其中最有名的是龙抬头、赛龙舟、吃麻雀蛋等节日活动。

在古时候,芒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节之一,除了农业方面的活动外,还有很多说法与禁忌,如不能割草、不能理发等等,这些都是与中医养生等相关的。

在现代,这些传统的民俗已经被历史的长河推向远方,但有些传统的食俗和活动还是得以保留并传承至今。

芒种民间有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等风俗。

芒种(外文名:Grain in Ear,拼音:máng zhòng),别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

煮梅

芒种的习俗:煮梅 南京有“煮青梅”习俗,溧水区百姓至今习惯于在芒种节气里泡青梅酒。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梅子采摘了放在家里阴干,芒种这天将清洗过的梅子泡在白酒里,白酒一般选55度的,以10斤白酒放3斤梅子、两斤冰糖为比例配方,青梅泡酒

 1.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至后第九个节气,通常出现在6月5日或6日,意味着麦子成熟,开始收割。

2. 芒种的风俗主要是祭祀和吃新麦,祭祀是为了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祈求丰收;吃新麦则是为了庆祝麦子成熟,同时也有保健作用。

3. 在中国南方,芒种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叫“夏令营”,是指孩子们在芒种期间到农村体验农事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

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弘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云南芒种习俗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云南芒种习俗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