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过九是什么意思〈习俗过九〉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8-10 21:09 点击:167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习俗过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习俗过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过九是什么意思?

过九不过十意思是说在逢整十岁之年的时候,往往不在这一年过生日,而要提前一年逢“九”过。比如60岁、70岁的大寿,要在59岁、69岁这年就提前庆祝。

生日是指一个人出生的日子。一般在中国比较重视年长者的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会,所以在中国生日可以看作是一个家庭的节日。在中国,旧时一般只有儿童和长者才过生日,但受文化交流影响,许多华人对生日的看法已经西化。

过九,汉族寿诞风俗。流行于江苏等地区。凡老人生日在逢九的那年,一般都提前祝寿,并作大庆。届时正堂挂寿幛,点寿烛,置拜垫。寿翁接受小辈叩拜。中午吃寿面,晚上亲友聚宴。席散后,主人向亲友赠寿桃,并加赠饭碗一对,名为“寿碗”,俗谓受赠者可沾老寿星之福,有延年添寿之兆。

过九不过十算什么民俗?为什么?

是超过六十岁的老人,有 “过九不过十” 一说。每逢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都要 “大庆”一番。因为 “九” 是“阳数” 的最大值,而 “十” 是最小的,还是 “阴数”,不吉利。

福州拗九节谁过九?

福州拗九节有一个“过九”的习俗。一是年龄逢九的人,如9岁、19岁、29岁……

二是年龄是九倍数的人,如18岁、27岁、36岁……这两种人这一天都要吃“太平面”过九。因为古人认为“九”对年龄来说是个“关”,过了这个关就可以进一,然后不断递增。这个习俗之所以能延续下来,因为其中同样蕴涵着对生命的关怀。

过九啥意思?

意思是汉族寿诞风俗。

流行于江苏等地区。凡老人生日在逢九的那年,一般都提前祝寿,并作大庆。届时正堂挂寿幛,点寿烛,置拜垫。寿翁接受小辈叩拜。中午吃寿面,晚上亲友聚宴。席散后,主人向亲友赠寿桃,并加赠饭碗一对,名为“寿碗”,俗谓受赠者可沾老寿星之福,有延年添寿之兆。

福州九节习俗讲究?

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白果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

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此外,凡是岁数逢九(虚岁)的人,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习俗过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习俗过九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