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南过年初一到初七讲究和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河南过年初一到初七讲究和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河南过年习俗顺口溜?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蒸馒头),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贴花花,
二十九、集上走,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去磕头,
大年初二娘家走,
大年初三亲戚走,
初四初五遛一遛,
过了十五下地头。
河南一带民间流传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贴画门;年初一,磕头又作揖。意思就是说自腊月二十三开始,就要开始“忙年”了。一天一样事至到年三十,这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春节的重要性和地方的习俗。
河南过小年有什么风俗?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是盛大春节的序幕开端。在小年,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大扫除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干干净净迎春节。
北方称为“扫房”,南方也叫“掸尘”。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
祭拜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贴窗花
窗花多以喜鹊登梅、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题。
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阴清火、润肺止咳的功效。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于是人民便敬献祭灶,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吃饺子
过小年,民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
河南正月初五怎么过?
在河南,正月初五是破五,这天是要吃饺子的。
正月初五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免除谗言之祸。
有一种说法是,从初一到初五几天之内禁忌较多,人们不可"轻举妄动",一过初五,就基本上过了年禧,不再禁讳了,所以要吃饺子祝贺。特别的是,有些地方还有"包饺子,捏住小人嘴"的习俗,说是让小人来年闭上嘴,少说坏话。
另外,民间俗语有言: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因而正月初一和初五都有吃饺子的风俗。春节第一天吃饺子,是为了迎接新年,寓意辞旧迎新。到了第五天吃则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而且这一天是财神的华诞,户户放鞭炮吃饺子也是意味着对神的恭迎与敬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南过年初一到初七讲究和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南过年初一到初七讲究和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