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唇盘族起源,嘴巴穿孔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1-08 12:10 点击:162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嘴巴穿孔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嘴巴穿孔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肚脐钉的由来?

改革开放后由欧美传入的,2000年后逐步流行。
脐钉是在肚脐上周围的表皮打洞穿孔(一般在上侧)所佩戴的饰品,是体环的一种。用这种脐部饰品贯穿脐上方皮肤的两个脐洞(一进一出),并用脐环自有的螺丝固定而成的也叫脐环。

脐环因为属于体环,部位相对特殊,在选择时在注重饰品的美观度的同时,更应考虑到安全性,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穿脐环孔。

唇盘族起源,嘴巴穿孔习俗 - 星座运势

还要尽量选择纯金银饰品,如果想购买到价格较低的饰品同时还要美观,可以选择环是金银制品,吊坠部分是其它材质的脐环。

脐钉起源于印度。印度,从古都有的习俗-穿孔。他们把穿孔视为对大自然的呼唤,也是作为一种信仰存在人体穿孔艺术因英国七十年代的朋克浪潮(Punk)和同时期美国的嬉皮运动(Hip)而风靡全球。当时的嬉皮士与朋克党们喜爱蓄留长发,系印第安风格头巾,着牛仔裤、印度衫,佩带手制的颈饰或金属首饰。而除了摇滚乐、纹身与涂鸦,人体穿孔成为当时年轻人宣泄个性的另一种主要方式。

由印度传至中国

肚脐环又名肚脐钉,是在肚脐上周围的表皮打洞穿孔(一般在上侧)所佩戴的饰品,用这种脐部饰品贯穿脐上方皮肤的两个脐洞(一进一出),并用脐环自有的螺丝固定而成。

唇盘族起源

唇盘族,又被称为摩尔西族。女人把下嘴唇拉长透空,用泥做的盘子填充支撑,把嘴唇撑得很大,形成了大盘子嘴的奇景。因此,她们被称为唇盘族。

这里的女子有着独特“唇盘”装饰,她们以唇部畸形为美,没有唇盘的女性难以找到理想夫婿。如今,奥莫山谷的宁静将被全球化潮流打破,越来越多的部落女性开始选择放弃传统的唇部装饰风格。

带着唇盘装饰的奥莫山谷女性,女人和孩子身上都绘有传统纹饰。在南部埃塞俄比亚,女人们移除下颚牙齿,穿透下唇,并用陶土唇盘扩大唇部。耳部也相应地穿孔并戴有扩大耳垂的圆盘。

传说,莫西女人在下嘴唇上撑一只陶制盘子,就是为了把自己变成丑八怪,这种“自残”的办法,只为防范其他部落,抢夺女奴隶。宁肯丑陋地生活,也不想美丽而忧郁地当奴隶。一旦风俗成型,再改变就非常艰难了。巨大的陶盘子套在下嘴唇上,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天长日久,莫西族的审美标准改变了:盘唇逐渐成了勇敢和美丽的象征。如果不盘唇,再漂亮的女孩儿也嫁不出去,即便最不入流的男人肯捏着鼻子迎娶,她们也得不到丰厚的嫁妆,体面、幸福的婚后生活,更是痴人说梦。

犹如欧洲女性束胸,为了将来的幸福生活,“莫西族”少女别无选择,只能忍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肉体痛苦,从15岁开始——盘唇。

据统计,现在莫西族仅存五六千人,他们以放牧来维生。牲口和粮食就算市场上的“硬通货”了,有时候,他们也跟外界交换一些枪支、兽皮、象牙、蜜蜂等物品。可惜,莫西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和外界交流十分困难。

长嘴唇是什么族?

1. 长嘴唇是非洲部落中的一个族群。
2. 长嘴唇是因为该族群的传统习俗和文化造成的。
他们通过在嘴唇上穿孔并插入不同大小的木质或金属的盘子来延长嘴唇。
这被视为一种美丽和身份的象征。
3. 长嘴唇的习俗在非洲的马萨伊部落和姆本德部落中较为常见。
这些族群认为长嘴唇是一种吸引异性和展示自己身份的方式。
此外,长嘴唇也被视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坚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嘴巴穿孔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嘴巴穿孔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