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江西的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江西的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江西过年的习俗?
一、新春扫“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二、贴对联
小时候后,春节的前一天,我们就会踩着凳子,拿着糨糊和刷子,往门上贴对联,然后让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端正。有的还横批,贴于门楣的横头上,对联贴在门的左右两边。还有的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还有人会把绘有门神的画帖贴在门板上,祈求一年平安无事,增添节日喜乐气氛。
三、祭祖、祭神
每次过年,父亲总会带着我去村子里的庙里祭拜,然后回到家里,先是厨房,然后祭拜完就是大门口,为的是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平安安等等。在我们老家都是每天中午吃饭之前,各家各户派个代表,端上食物、供品去祠堂祭奠先祖,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祠堂才会关门。
四、吃水饺、吃汤圆
在元宵节时,母亲总会在晚上叫我们早一点回去吃汤圆,家里人总会聚在一起,一起吃母亲包好的汤圆,因为汤圆代表的是亲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开开心心。
五、守岁、发压岁钱
在除夕夜晚守岁,邻居朋友会聚在一起,或者一家人在一起,一起打牌,一起看春节晚会,大家终日不眠,一起等待天明,迎接新年的到来。
压岁钱是我们和晚辈最喜欢的习俗。除夕吃过年夜饭后,长辈会给我们晚辈发一个大大的红包,当然,我们拿到红包也是非常的开心,这可是我们最喜欢的一件事!然后我们就会用长辈发的红包买各种自己喜欢的东西!
江西有哪些风俗习惯?
1、“六月六晒龙袍”: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龙王爷及寺庙菩萨晒衣袍的日子,这天“阳气”足,气候干燥,经六月六日晒过的衣物,不会发霉,不会被虫蛀。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将家里所有的衣物全搬出来晒。这一习俗,实际上也是对太阳的一种崇拜。
2、求子:江西南昌地区的求子风俗很具地方特色,古时南昌,在西湖区的中心处有一高土桥,桥上有石柱栏杆12根,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妇女们来到桥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石柱上抚摸,甚至纳入怀中,据说如此这便可生男孩。
家乡的风俗江西?
一是我们江西特色饺子,我们每一次过除夕都要包各色各样的饺子,有绿豆饺子,有韭菜饺子,还有豆腐饺子,甚至还有辣椒饺子等让人目不暇接。让人吃了还想要再吃一口。在除夕的酒席上啊,必须要有鱼,有鱼了还不能吃。有人会问不吃干嘛呢?因为我们江西人把鱼留在桌子上表示年年有余,要是把鱼吃了那不成了年年没余了吗?
二是抓周,抓周这个词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
三是祭拜天地,每次在过年的期间我们都要祭拜天地,让他们保佑我们可以全家安全一年里不会出事。我们要把猪头和一些吃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拜天地这样可以全家幸福。
江西红包规矩?
1.谁来给红包
一般情况下,女方娘家的孩子的压岁钱,由男方来给。而婆家的孩子的压岁钱,则有女方来给。但好些地方为了正式,一般都是由男士给孩子压岁钱。实际上,男士给压岁钱,太过于严肃和庄重了。还是建议女性给,比较亲切。
2.怎样给红包
在给孩子压岁钱的时候,需要讲一些喜庆的话,祝福孩子的话。例如健康成长啊,快乐学习啊,成绩提升啊,等等。但是如果是给老人的,则要说健康,平安,长寿这些话语。
写两封信,放在孩子们的红包里,将自己的祝福一并送上,我认为这样的红包才有意义。多少年后,孩子们再看到我给他们的祝福时,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给压岁钱,讲究年轻一辈向长辈们下跪磕头的。这其实是一种礼节礼仪的体现。但现在,这种礼节和礼仪,已经不存在了。但我个人还是建议用这种方式来让后辈们感受到责任,感觉到亲情。
还有就是,给孩子给压岁钱的时候,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也最好是在大家都在一起的时候给。这样,孩子脸上也有光。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则一定要当着孩子家长的面给红包。这样一来,家长能看到,也不至于孩子把钱花了,而孩子的家长却一无所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西的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西的过年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