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贵州的中秋节有什么传统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贵州的中秋节有什么传统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贵州过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侗族·“偷月亮菜”
偷月亮菜是贵州部分侗族的习俗,在侗族的传说里月宫仙女会在中秋下凡,把携带的甘露洒向人间。侗族姑娘会在中秋清晨起床到菜地里采集有甘露的瓜菜,如果能采到一个并蒂瓜果,就表示姑娘们能收获爱情。
侗族小伙也可以偷菜,不过不能带回家,要在菜地里吃了。这一习俗给中秋侗族增添许多欢声笑语。姑娘们和小伙在菜地相遇,欢歌笑语,很容易碰出爱情火花。
苗族·“跳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
这个习俗来自于苗族的一个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九十九州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最后,她还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
苗族父老为对他们幸福爱情的怀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辉,跳起苗家歌舞,并把这一风俗称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
土家族·“打糍粑”“拜月”“偷瓜”
中秋节里“打糍粑”、“拜月”与土家婚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天上无雷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土家族人把月亮当作替人牵线搭桥、撮合婚姻、成人之美的红娘和“月老大人”,中秋佳节是“月老大人”的寿辰,是“月光生日”,于是“打糍粑”,“拜月”祝寿。
贵州中秋节吃什么月饼?
贵州中秋节吃的月饼种类比较多,不同地区和习俗有所不同。在贵阳地区,人们喜欢吃的月饼主要是传统的广式月饼和湖南的豆沙月饼。广式月饼口感香甜,内馅种类多样,有蛋黄、莲蓉、五仁等,而豆沙月饼则以甜而不腻的豆沙馅为主。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特别制作当地特色的月饼,如黔西南的松子酥、黔东南的麻花馅月饼等。总的来说,贵州中秋节吃的月饼种类繁多,可根据个人口味和习惯选择。
吃贵州特色月饼
贵州最特色的月饼估计算省医生产的月饼了,每年6.7月份开始上市,几乎垄断了贵阳市整个市场,其次以前还有比较出名的六甲月饼也是比较好的,在省医月饼没有出来的时候,六甲月饼市场占有率也是很高的,其他例如冠生园月饼等等小份额的月饼近里面都被挤出市场了。
贵州中秋节晚上为什么没有月亮?
贵州中秋节晚上没有月亮代表天气不好。中秋节正常情况下是会有月亮出来的,而且中秋节的月亮一般都会又大又圆。之所以中秋节有赏月习俗,那就是因为月到中秋分外明。在中秋节看不见月亮出来,只能说明天气有变 ,不是阴天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兆。
贵州土家族有什么节日?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过赶年、元宵节、社日、花朝节、寒食节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过赶年,过赶年比汉族过年提前一天,因此名为过赶年。而过赶年期间,土家族人民家家户户都会杀猪,同时会制作绿豆粉、煮米酒、咂酒。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例如过赶年、元宵节、社日、花朝节、寒食节、清明节、牛王节,此外还有端午节、向王节、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中秋节、寒衣节等。
土家族民间对传统节日非常重视,从年始到年终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传统节日,而土家族众多传统节日中,以过赶年最具特色,目前只有部分地区保留这一习俗。
土家族过赶年也叫“过衰衣年”,逢月大腊月二十九过年,月小腊月二十八过年,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因此名为“过赶年”。过赶年期间,土家族家家户户都会杀猪,并且会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贵州的中秋节有什么传统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贵州的中秋节有什么传统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