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鹤庆白族的春节习俗,白族的民族独特过年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2-18 10:38 点击:3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族的民族独特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白族的民族独特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鹤庆白族的春节习俗?

年三十晚饭后必须洗脚 民间有“年三十洗脚,吃喝都赶着”寓意年三十洗脚后 无论什么事 都会比别人赶先

鹤庆白族的春节习俗,白族的民族独特过年习俗 - 星座运势

除夕这一天 白族人还有"植天神树"的习俗 这天在天井植一棵幼松或柏树 也有种栗树 以作"天神”之位

白族人还有封门、封井的习俗 封门以后 各家各户当晚就不再串客

祭年结束后 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吃年饭 猪头肉一定要配猪尾巴 寓意有头有尾 蒜苗炒魔芋 寓意顺顺利利 烩茈菇 寓意 圆圆满满 烩莲藕 寓意通通泰泰 烩鱼 寓意吉庆有余(鱼)

白族人在大年三十早上就要写好春联,中午白族主妇到村寨中的本主庙里祭祀本主,本主是村寨的保护神,也是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

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席上一定要有白族特色菜“酸辣洱海鱼”,表示年年有余。

白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白族传统节日非常的多,比如三月街、火把节、清明节之类的,这些都是白族非常隆重的节日。那么关于白族的节日文化,你还了解多少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白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吧。白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白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

 1. 火把节:火把节在白族语中叫福旺午,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2. 绕三灵:每年农历四月下旬,白族人民都要举行为期三四天的“绕三灵”。节日期间,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身穿民族盛装,弹奏着乐器,边唱边舞,齐聚“神都”圣源寺,进行朝拜仪式,并开展各种文艺活动。

3. 春节:与汉族一致。白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白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4. 树花会:农历二月十五日,二月十五白族农家会,又叫白族树花会。树花会前后,白族村民总要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棵“蜜蜂树”,种上几株“蝴蝶花”,以表达“怀古思祖”的心情,三营坝子有“花果坝”的美称,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树花会的传说和风俗分不开的。

 5. 蝴蝶会: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传说是为了纪念白族男女青年霞郎和雯姑坚贞爱情的一种民俗节日。

6. 耍海会: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开始,一般三至五天不等。由于起源传说不同,耍海会的时间也有前后,一般三至五天不等。邓川、上关、喜洲一带的耍海时间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开始,大理、下关一带的耍海时间从农历八月初八开始,耍海的内容大同小异。

56个民族的过年风俗?

汉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汉武帝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春节”,各代所指也有区别。汉代指立春这一天,南北朝指整个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

壮族的春节习俗:

壮族的春节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烧肉等。除夕的米饭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饭桌上要有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还要炖猪脚和炖整鸡。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却不吃。壮族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大的一、二斤重,小的有二、三两。除此还有一种“凤莫”,意为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称一绝。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

土家族的春节习俗:

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舞”。过去跳摆手舞时,要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然后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带关摇摆呐喊,男女老少都参加,拜了神后再跳舞。现在土家族除了跳摆手舞外,还要耍龙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族的民族独特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族的民族独特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